
本期专家: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 吴文丽专业在线配资
为传承岐黄薪火,弘扬中医智慧,即日起,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将陆续推出【铭科领航·耳鼻喉科】系列内容。刘大新教授及其团队深耕中医耳鼻喉领域,精研中西医结合之道,以精湛医术与深厚底蕴,守护万千患者的感官健康。本系列将汇集刘大新教授及其团队精心打造的科普知识,以及青年医者的跟师成长感悟,记录从理论到临床的蜕变之路。
每年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,不仅是一个节日符号,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健康狂欢。这个节日在提醒我们:运动的意义,在于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汗水里遇见更好的自己。想要让运动真正成为生活的助力,科学的方法必不可少。
初随刘大新教授临证,便被他对耳鸣的独到辨证思维深深触动。过往,我总循着“肾开窍于耳”的传统思路,将耳鸣多归为肾虚,直到亲见刘老师以“欲郁致病论”解析病机,才恍然领悟:原来许多耳鸣的根源,不在肾脏虚损,而在情志郁结与脏腑失调的相互纠缠。
展开剩余57%刘老师常说:“官窍之病,非独官窍之事。”跟诊时曾遇一青年患者,单侧耳鸣如蝉鸣三月,伴烦躁难眠,夜里常被鸣声搅得坐起踱步,先前服过不少滋肾益精的方药,耳鸣反倒愈演愈烈。刘老师望其舌暗,苔白微腻,脉弦,直言:“此非肾虚,乃肝气郁结,逆气上扰清窍。”遂以逍遥散为底,加玫瑰花、郁金疏肝解郁,川芎、石菖蒲通窍聪耳。仅服七剂药后,患者复诊时笑意舒展:“夜里能睡整觉了,鸣声像被风吹远了似的。”这让我真切感受到,郁证性耳鸣的辨证关键,在于捕捉“气郁—火扰—虚损—瘀阻”的动态演变过程,而非固守“补肾”成规。
更令人折服的是刘老师“内外兼治,形神共调”的整体观。一次,见他为肝郁脾虚证耳鸣患者诊疗,不仅开出疏肝健脾的方药,还辅以耳穴压丸——选取肝、脾、神门等穴位调节脏腑;并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耳门、听宫穴以疏通经络;同时建议患者聆听角调(疏肝)与宫调(健脾)音乐。他解释道:“内服药调脏腑之偏,外治法治经络之闭,五音疗愈情志之乱,三者相辅相成,方是治人之道。”看着患者从先前的烦躁难眠到复诊时能安然入睡,眉宇间的紧绷渐渐松开,我终于深刻理解了何为“治人而非治病”。
刘老师的辨证,从不止于症状表象,更注重“欲与情”的疏导。他常告诉我们“听曲消愁胜服药”,又说“乐是药,乐亦是法”。这种将“形”的调理与“神”的安抚融为一体的思路,打破了我对“用药即愈”的狭隘认知,也让我懂得:中医的辨证,既要辨脏腑虚实之“形”,更要辨心神郁畅之“神”。
三年跟诊,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“观其形、察其神、顺其情”的临证思想。刘大新教授的学术思想,如一盏明灯,让我明白:耳鸣的治疗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止鸣”,而是解开“郁”的枷锁,让气血畅达、形神和调。这不仅是医术的传承,更是对中医“天人合一”理念最生动的诠释。
文/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吴文丽专业在线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